回顾十六年来的点点滴滴,杨伟民心潮澎湃,不禁打开了话匣子,给前来参访的省电视台记者,聊起了他当年为什么要放弃几百万的磷肥厂,回到杨庄村当村支书,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故事。
2005年开春的一天,杨伟民正在磷肥厂里忙着工作,却接到了母亲刘银花打来的电话,说他父亲杨天泰的肚子疼得厉害,要马上去医院。
杨伟民就赶紧开着他的“桑塔纳”小轿车,回到了杨庄村。
村里全是土路,汽车走过,就扬起了一大片灰尘。
杨庄村是武凉市下辖黄川镇的一个村子,距离市区有二十几公里路。
2005年的杨庄村,土地贫瘠,干旱缺水,“要路没路,歇凉没树”,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,“土墙泥巴院,扬尘蚰蜒路,光杆秃顶树”,经济条件不行,生产生活环境“脏乱差”,十分艰苦。
杨伟民在武凉市区有一套新楼房,几次想装修了让父母搬进城里去住,可父母却说城里的楼房窄小,住着不畅快...
其实,老两口是想把新楼房留给杨伟民将来当婚房,所以他们就一直住在杨庄村。
回到家里,杨伟民发现父亲杨天泰捂着肚子,疼得在炕上呻吟打滚。
“怎么回事?”
杨伟民赶紧扶起了父亲杨天泰。
“这几天虽然开春了,可山水还没有下来,涝坝里的水就不干净...”
母亲刘银花着急的说道:“不光你爸,庄子上好些人都闹了肚子,我给你爸吃了氟哌酸,可还是不顶事,你快用车拉他去镇上的卫生所吧!”
“这...”
杨伟民愣住了。
杨庄村地处祁连山下,自古以来,吃的都是涝坝里的水。
所谓的“涝坝”,又叫涝池,是西北农村挖的一种露天的大蓄水池。
村外河流里有水的时候,村民就把涝坝里蓄满了水,以防河流干枯或者冬季河流上冻没水吃。
全村的人和牲畜,全都吃一个涝坝里的水。
村民还在涝坝里洗澡,洗衣服...
甚至有人还便溺...极不卫生。
夏秋季节还行,祁连山里的山水冲下来,涝坝里经常换水,也算干净...
可到了冬春季节,祁连山的山水下不来,涝坝里的水还是去年秋天蓄的,早就浑浊不堪...
尤其到了刚开春的时候,天气和暖,涝坝里就滋生了很多寄生虫,细菌,甚至还有鱼卵虫卵...
村民们喝了涝坝里的水,不闹肚子才怪。
可是,杨庄村的地下水位将近百米,完全没有办法打井,涝坝池就是村里唯一的水源,村民们不吃也得吃...
“快点走!”
杨伟民无暇细想,背起父亲下了炕扶进车上,就要开车去黄川镇卫生院。
他还没有发动“桑塔纳”,就见二叔杨天福背着二婶周菊兰,着急忙慌的来,挡在了车头前。
“伟民,你二婶也拉肚子,你带我们一起去镇卫生院吧!”
二叔杨天福叫道:“我听见村子里有汽车响,又看到灰土扬起来,就知道你来了,这才赶紧把你二婶背了出来!”
“好,快上车!”
杨伟民赶紧下车,帮二叔把二婶放在后座上,就开着车出了杨庄村。
“这都什么年代了,我们杨庄怎么还吃涝坝的水?村里怎么还不修建自来水管道?”杨伟民边开车,边皱起了眉头问道。
“自来水?那可是城里人才能喝上的,我们这鸟不拉屎的破村子,哪里能喝上自来水?”二叔杨天福撇了撇嘴。
“我听说,市区边上的农村已经通上自来水了,咱们村难道没有人去问问市里的自来水公司吗?”杨伟民又说道。
“谁去问啊?说话就春种了,谁有时间管这些小事!”
“涝坝水都把人喝坏了,还说是小事?”杨伟民郁闷,“现在的村支书是谁?他怎么不管?”
“是杨金山,他除了应付镇上面来人检查,其他事情一概不管,哪里肯操这份闲心?”
“那你们为什么选他当支书啊?”杨伟民又问。
“唉...现在的村支书,跑来跑去辛苦一年才给两三千块,谁愿意干?随便去城里工地上搬几天砖,都比当村支书赚的多!”
杨天福叹道:“前些年,村支书一直是你爸干,你爸现在年纪大了,村里就没有人愿意当支书,杨金山还是镇上的领导动员着,才勉强当了呢,他当然懒得管村里的事情了!”
“这...”
杨伟民没想到,自己离开杨庄村才几年,这里的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改革开放风起云涌,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,每天都有新的变化,让人目不暇接,难以想象...
大批的农民工大潮涌入了城市,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,可乡村建设却越来越没有人重视。
“再怎么说,也先得把吃水的问题解决...”
杨伟民思忖道:“这可是关系着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大问题,完了我找一下金山叔,让他去市里的自来水公司打听一下。”
“没用,杨金山的德行你还不知道吗?当年你爸当书记的时候,他总是阴阳怪气的说怪话,现在他当了支书,哪里还能听进去我们说的话?”二叔摇头。
“没错,杨金山可不是省油的灯,你别自己去找头疼!”母亲说道。
“不行,他既然当了书记,就得为大家办事,不然还算什么共产党员?算什么村支书?”
杨伟民愤愤不平的说着,桑塔纳已经开进了黄川镇卫生院。
却见,卫生院里围满了人,几乎都是杨庄村的村民。
“大夫,快帮我看看,我肚子疼得肠子都快绞在一起了!”
“你算什么?我从今天早上到现在拉了七八趟了,大夫,先赶紧给我看!”
“我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拉了...现在连话都说不动...”
所有的人都是喝了涝坝水拉肚子,就围住了大夫,让他赶紧先给自己医治。
“大家静一下!”
一名大夫大声叫道:“我们卫生院只有不多的几张床位,根本收不下你们这么多的人,而且,你们的症状都很严重,我们这小卫生院也无法很好的治疗,所以,你们赶紧想办法去市里的大医院,免得耽误了病情!”
“什么?我好不容易坚持到了这里,你居然又让我去市里的医院?”
“我已经坚持不到市里的大医院了,你们先给我开个治肚子疼的药吧!”
“哎哟!我受不了了,你们卫生院的厕所在哪边?”
卫生院里乱成了一团。
杨伟民见状,知道黄川镇卫生院的确没有办法收治这么多的病人,便要了一些止泻的药给父亲和二婶吃了,先缓解病情,又扶他们上了车,打算赶去市区里的大医院。
“伟民!”
忽然,一个女子的声音叫住了杨伟民。
“娟子?”
杨伟民转头一看,说话的却是同村的女子张娟。
张娟从小和杨伟民在村里一起长大,一起上学,高中的时候还是同桌,两个人两小无猜,青梅竹马,暗生朦胧情愫...
高中毕业后,张娟考上了省城的大学,成了父母引以为傲的大学生...
杨伟民却名落孙山,回家务了农...
两个人的命运,就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轨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