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王侯精品文
  • 逍遥王侯精品文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我的长枪依在
  • 更新:2024-04-04 07:08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32章
继续看书
完整版军事历史《逍遥王侯》,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,主人公分别是李进何芊,是网络作者“我的长枪依在”精心力创的。文章精彩内容为:万人敬仰的萧王故去,留下名满京都的纨绔世子,人人咬牙切齿。却在某一天世子变了,在平静中奋发,在误解中进取,在困苦中挣扎,直到一天,蓦然回首,世子已经崛起了......

《逍遥王侯精品文》精彩片段


虽然梅园诗会已经过去两日,阿娇整个人还是晕乎乎的,或许是冬日暖人吧。

装裱好的原稿捧在手中一看就能看一下午,呆呆的就看那诗,就看那字,一直在傻笑,仿佛盼着它会活过来一般。

“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…”

越看心跳得越快,脸颊火辣辣的,可却依旧想看。

那天夜色中皇后娘娘想看原稿,她就送过去了,可是一回头,世子已经不见了。

众多文人们提灯点火,在梅园中寻了许久,问过门童才知世子已经走了。

陈钰老大人激动的抄诗一份,细品半天,随后也和皇上告退了。

阿娇至今记得高台之上众多大人的不敢相信的眼神,流转不停的溢美之词和自叹弗如的感慨,

那些都是说世子的,可却比说自己还高兴。

这或许就是世子吧,总是这般洒脱不羁,哪怕写出经世之作也如此云淡风轻。

若是换了常人只怕高视阔步,得意忘形,趾高气昂了,毕竟是那样的诗作啊!

寻常百姓或许只是好奇,当做故事来说,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只有真正的读书人,对诗文有研习的人才会知道世子的诗到底高到何种程度!

爷爷都亲自写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两句,请匠人装裱,挂在书房里;

判东京国子监,学问大家陈钰老大人给出“登堂入室,经世之作”的评价;

东京国子监学生,京中有名学士昨日亲自上王府拜会。

不过那些人被拒后居然找到相府来,想让她帮忙说话请见世子一面。

阿娇羞得不敢出门,虽然她被许给世子,皇后娘娘也说她迟早和世子是一家人,可毕竟…还未成礼呢。

世子不见怎会来求她呢,虽然心中也忍不住有些窃喜。

阿娇很想见世子,有想过去王府,有想过去听雨楼。

之前她也一直这样见世子的,可经历梅园种种,她反而不敢去了,总觉得…

太羞人了,心中又万分想见,踌躇难绝,只能瞩物思人…



“大人字写得真好!”

武烈一脸拜服,探头看何昭高举的纸张。

“呵呵,你武烈一个大老粗也学会溜须拍马啦?”何昭盯着手中诗文笑问。

武烈一脸正色,连忙摇头:“不是大人,我没拍马屁,我是真觉得好,实在太好了!”

何昭回头白他一眼:“好你个武烈,你一个五大三粗之人没想现在越来越奸滑,

你不要以为本官不知,你斗大的字不认几个,这诗生僻之字这么多,你还能认得出来?”

“为了看公文,我每日都在学识字的。”武烈小声道。

“那你念给我听听。”何昭将手中纸张塞给他。

武烈顿时一脸苦笑,尴尬道:“这…大人英明,这些属下确实不全知道。”

何昭哼了一声,取回诗文:“你连字都认不全还说写得好,不是溜须拍马是是什么。”

“大人明察…察…”

“明察秋毫!你这半吊子的学问就敢拿出来拍马屁,日后小心拍在马脚上!”

何昭斥责道,遂又自言自语:“你可知我写的是谁的诗?这是那李进的诗…”

“啊!”武烈一脸不敢相信,眼睛瞪成铜铃。

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

何昭一边念一边踱步:“光这一句也算经世之作,每次看都觉得妙不可言呐。你说这李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?

我越来越看不透,本以为他只是个没头没脑,百无是处的纨绔子弟,现在看来有似乎也不是。”

“大人,不管是什么人,可他骗了小姐啊!”武烈大声道。

何昭一愣,随即一脸阴沉,“是了,不管他是何人,竟敢骗芊儿就是十恶不赦之徒!”

说着刷刷刷将手中诗文撕成碎片,口中开始怒骂李进,武烈在一旁半句话不敢说。

足足骂了许久,何昭消了气,看着一地碎纸随道:“李进不是人,可诗是好诗,再写一遍吧,武烈磨墨。”

“是大人!”武烈连忙答应。

何昭一边写一边道:“王越三番五次在皇后娘娘面前搬弄是非,提及芊儿与李进关系亲密,他以为我不知他想作甚?

那老匹夫就是想拉我下水!他家孙女被许给李进的时候我哪会不知他上下跑动疏通,就是想推了婚约。

可那日梅园中皇上皇后为看李进一眼居然微服私访,圣架亲临梅园,他明白过来那婚事是推不了的,所以他就想拉我下水!

圣人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他倒是脸皮厚得很,自己不想还要拉上别人!嘿呀!”

何昭越想越气,写到一半的诗又让他给撕了。

武烈一脸无奈:“其实要是不说为人,李进还是不错的,他可是潇王之后啊。”

“你懂什么,太子这几年就要继位了!你想想潇王在时如日中天,百官皆服,虽因林王之事暂未入主东宫,

可所有人眼中他就是太子,李进又得皇上皇后爱宠,那李进像什么?”何昭问道。

武烈挠挠头,有些不确定的道:“不会是皇…皇长孙?”

“不错!”何昭沉声道,神情肃穆。

若是太子早夭,皇长孙继位是合礼法的,也非违制:

“正因如此,太子多少都会对他有所防备,等到太子继位时…

要是太子胸襟宽阔有容人雅量还好,要是没有…他李进只怕要倒大霉了!”

武烈也一脸震惊,他只觉得李进身份尊贵,是高高在上的贵人,这辈子都能为所欲为。

没想到还有这种顾虑,大人物的世界他果然不懂。

这时何昭已经开始写第三遍《山园小梅》,“皇上把王越孙女许给李进,外人看来是犯糊涂,但再看深一点显然是不想王家跟冢家联姻,毕竟王越是文臣之首,武将唯冢道虞马首是瞻,李进不过是个受过弃子。可仔细想想若是皇上根本没放弃李进呢?”

武烈已经听糊涂了,脑子里乱哄哄的,大人所说他虽然听着可却根本听不懂,不知其理,不明其意。

何昭停下手中毛笔,抬头闭眼沉思:“若是皇上没有放弃,要倒霉的恐怕就是我何家!

若没放弃,那么许王怜珊给李进看似警告王家、冢家,其实借机给李进找个后盾,将来太子登基有王家在也不敢做得太过火。

而现在王越那老匹夫拉我下水!在诗会上当着皇上的面不断提及芊儿与李进关系亲密,若皇上真想护李进的话…定会意动!”

何昭咬牙启齿,写到一半的诗再次让他撕了。

小说《逍遥王侯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诗会在紧张热络中继续进行,才子士人们想破脑袋,不断有诗作词作递上,大多都是词。

毕竟诗早就有,经历这么多朝代能写的几乎都被前人写尽,文人墨客们绞尽脑汁也难以写出超越前人的诗作。

甚至有了许多另辟蹊径的办法,想要令诗文复兴,可惜作用都不大。

除去谢临江开始一鸣惊人拿到“上佳之作”的评语之后,诗词层出不穷,立意各有千秋,

甚至还有剑走偏锋之作,但顶多也就有“好诗好词”之类的评价,再也无人能超越。

李进一边向前挤,一边在脑海中仔细寻找关于梅花、冬月的诗,若事到万不得已他就自己把前三甲堵死,

其实别说前三,就是前三十凭借他的知识储备也能堵得死死的,关键在于人们不信。

比如听雨楼的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他完全可以说自己写的,可谁信呢?

挤到最前方高台下时,何昭正好在念递上去的词作,向这边瞟了一眼刚好见到他,李进也是第一次见何昭本尊,忍不住多看两眼,结果被恶狠狠瞪了回来。

李进一愣,我特么招你惹你了…

就在这时李进听到有人在背后叫自己,一回头发现居然是谢临江。

他年纪比李进大好几岁,几步过来作揖道:“没想到今日能在梅园中见到世子,实在三生有幸,当日听雨楼一别后时常想起世子所言所行,心中感佩,正想拜会呢。”

李进一笑:“不用说那些客气话,谢兄为人我也佩服,今天遇见了也算缘分,一起听听别人大作吧。”就是相邀的意思了,谢临江这人他不讨厌。

对方高兴点头:“那在下就不客气了。”

随后和他随行的两个公子靠过来,身后的人小声议论然后连忙为他让开道来。

何芊悄悄的掐他手臂,小声道:“你居然认识谢公子!”

“运气好遇上的。”李进不痛不痒的回答让小姑娘很不满,想踩一脚结果早有防备,何芊一脚落空差点崴了脚。

李进此时专心致志记录着台上给出的评价,同时在等冢励的名字出现。

可他不知道何昭在台上看着女儿的小动作脸已经阴沉得快滴水了,恨不能虎躯一震跳下台来一掌毙了他!

“世子今日也准备写诗作词吗?”谢临江在身旁问。

李进摇摇头:“我没什么才学,不过也说不定,看情况吧。”

这回答让他一头雾水,只以为世子心中有遗憾,摇摇头道:“其实诗词不过小道,世子喜欢归喜欢也不必介怀,在我看来世子心中有我等望尘莫及的大道,像我们这般凡俗之人也只能观望感叹,难以企及。”

谢临江说着眼中有些落寞。

李进见他这样好笑的拍拍肩膀:“什么大道小道,人各有才能喜好,在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,坚持本心就好,不要被别人乱了心神。”

谢临江一愣,随后拱手道:“世子说得是,若不是世子指点在下差点误入歧途。”

“额,没那么严重。”李进摆摆手。

高台阴影中,皇后看着下方与谢临江说笑的李进宽慰笑道:“我看李进与那谢家小子关系不错。”

“哼,总算知道看人,之前总跟些狐朋狗友来往。”皇帝冷冷道。

“那谢临江似乎不错,词写得有几分味道,又和李进交好,陛下要不…”

皇上远远看了台下谈笑的谢临江一眼:“若是有本事谁都可用,倒可以给他个机会试试。”

一个多时辰后,天空彻底暗下。

李进提着酒壶往嘴里灌,用酒驱寒,旁边的谢临江还有跟着他的两个公子都用小杯文雅的喝,

有人在场何芊也假模假样的用小杯,李进鄙视一番。

就在他站得脚麻,靠坐身后石山上歇一会时,诗会现场又迎来新的高潮。

晏君如拿到一曲《月下梅》再次获得上佳的评语,这次是羽承安评的,其他人也认为当得起这评价。

晏君如乃是晏殊之后,晏殊是景朝开国宰相还是公认的文学大家。

望月楼的《春景》至今为后人传颂,比如那两句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”。

如今晏家在朝堂风光不再,但在文墨一道依旧受人敬重,晏君如就是晏家新锐一辈代表。

四周都是吹捧称赞之声,台下一群人将红光满面的晏君如围在正中,他也一一谦逊答谢。

作为梅园主人,德公这时也在高台上亲自起来夸赞两句,他这两句下去今晚诗会首三名中几乎又去一名,只剩最后一个名额。

李进心中又松口气,只剩一个名额,只要再有才子来一佳作,冢励再也没机会进前三。

这时他也听到身边稀稀落落有人在谈论王怜珊,认为剩下一名只怕非她莫属,李进也想起阿娇是京都第一才女啊!

她要是出手不就把前三堵死了吗,这可是她家的诗会,她肯定会写的吧,

这样一想心头就不由得放松下来,虽然现在他还没看到冢励和丁毅在哪,但他们的机会已经被堵死了。

“世…世子。”

听到背后熟悉的声音,李进一回头愣住了。

盛装美颜的小姑娘娇滴滴低头站在他面前,不正是阿娇吗。

“你怎么来了。”

“我…我在台上看到世子,于是就…就过来了。”小姑娘低着头道。

“你准备诗词没有?”李进连忙问她。

小姑娘摇摇头。

“那是想好了没写出来?”

小姑娘又摇头。

“准备现在才开始想?”

小姑娘再摇头。

李进顿时急:“你不会不写吧!”

“嗯…我今晚不想写,我给世子斟酒吧。”

这次她点头了,李进却着急了,阿娇不写不就是给冢励和丁毅机会吗!

小说《逍遥王侯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