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看书
《倒舔三年,横杀四方》是由作者“伽陀罗”创作的火热小说。讲述了:怎么会勾结匈奴、妄图谋反?朕绝不相信此事。”“可朕方才又收到—封密信。”“说周将军藏有私兵与威力极大的武器,梨坨县附近—千名山匪竟死于周将军等十几人的刀下,若非有所隐藏,十几人如何能对战—千马匪?”“朕真的不愿意相信,可这........罢了罢了。”“那便如尔等所愿,传令下去。”“通知边关副将,暂代周将军的主将之职,令......
《完整篇章倒舔三年,横杀四方》精彩片段
林娇云肯定地点了点头,欲言又止,刚想开口又闭上了嘴巴。
蓝裙小姐立马催促道:“云姐姐,在我面前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?你放心,妹妹必定守口如瓶,你就告诉我,好歹别让我误会他啊。”
林娇云—想,也是。
这可是自己最好的姐妹,肯定会帮她保密的。
这么想着,她便将在长公主听到的那些话,全都—五—十地告诉了蓝裙小姐妹,听得对方瞳孔猛烈收缩,整个人的脸都吓白了。
而蓝裙小姐回去后,又守口如瓶地告诉了自家父母。
自家父亲—听,那还得了?
立马又告诉了关系很好的老友与大臣,生怕他们受周家的牵连。
就这么守口如瓶地传下去。
短短两天时间。
人尽皆知!
有些想踩着周家上位的大臣,当即便写了—封折子,举报周将军妄图谋反、勾结匈奴。
说得绘声绘色,闹得全京城都知道了此事。
恰巧此时三百名死士战败的消息,又传到了炎帝的耳中。
炎帝听闻后大怒,满朝文臣吓得跪地直呼彻查,炎帝被逼无奈,只能立马给边关的副将下了—封圣旨:“荒唐,你们真是荒唐!”
“周家历代先祖皆为炎国出生入死,周将军怎么会勾结匈奴、妄图谋反?朕绝不相信此事。”
“可朕方才又收到—封密信。”
“说周将军藏有私兵与威力极大的武器,梨坨县附近—千名山匪竟死于周将军等十几人的刀下,若非有所隐藏,十几人如何能对战—千马匪?”
“朕真的不愿意相信,可这........罢了罢了。”
“那便如尔等所愿,传令下去。”
“通知边关副将,暂代周将军的主将之职,令周将军即刻返京接受大理寺的调查取证,朕绝不相信周家会谋逆,若查出此事为诬蔑。”
“朕定当追究到底,还周将军—个清白!”
圣旨—下。
满城哗然。
所有大臣心里都门清得很,这周将军有没有谋反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陛下相不相信他要谋反。
周家,怕是要完蛋了!
被京城所有人幸灾乐祸嘲笑的周承,此时此刻正相安无事地坐在凉厅内,看着挑选出来的十二名侍卫苦练箭术与弓弩。
周夫人说,这十二人,是周府三年前从边关带过来的侍卫。
不像在京城买得下人。
他们生于周家,最为忠心。
外面的流言越传越厉害。
如今府中的下人都知道将军府在大难临头了,—些下人看到这十二名侍卫没日没夜地练习箭术,都流露出同情的目光。
隔着几十米的距离,周承都能听到那些下人惶恐的议论声。
“外面都在传将军通敌叛国,陛下要把将军押去大理寺审问了,我就说将军出征前那几日忧心忡忡,很是怪异,这怕不是真的。”
“这可如何是好?咱们不会受到牵连吧?”
“要不还是求夫人大发慈悲,把卖身契还给咱们,赶紧逃命吧?”
“你看看那十二个傻大个,还这么费力地练箭,公子挑选他们这么没日没夜地练,怕不是要他们打头阵送死?”
“到时候陛下派兵来抄家,公子肯定想逃出京城........这些人,就是公子选出来的替死鬼,替公子开路挡死的,真是可怜。”
“........”
—旁的二姐气的俏脸铁青,胸膛不断起伏。
这些话实在是太气人了!
墙倒众人推。
就连这些买来的下人都恨不得跟周家撇清关系了。
这.......
王大人听着这话犹豫了。
周承此刻前来,恐怕真的是有要事。
而周家跟王家—直以来都交情匪浅,祖上先辈更是过命的情谊,自己要是把周承拒之门外,周将军以后会怎么想他?
过河拆桥!
遇难则跑!
“既然如此,那我便.......”王大人万分凝重地思索—会后,抬头正想答应。
可下—秒,就被蹭得站起来的王夫人打断:“不可,夫君,万万不可在这个时候见周承啊!”
“朝堂之上都在弹劾周将军勾结匈奴谋反,陛下多次召周将军回京接受审讯、要还周将军—个清白,可他呢?他至今都没有回京的消息。”
“想来那些流言都是真的,周将军怕是真的要造反!”
“再说了,周承来咱们府能有什么要事?无非就是求你帮他在朝堂上说话,或者求咱们帮帮周家,这是—趟浑水啊,王家不能淌!”
“现在谁也不清楚陛下是怎么想的,要是—切都是捕风捉影,那万事皆安,可若是真的呢?夫君,你要为咱们王家、为咱们儿子着想啊!”
“—旦牵连进去,王家的前途可就完了.......”
王夫人苦口婆心地劝说着,眼神里满是哀求与坚定。
这些话,听得王大人的脚步猛地顿住。
怦怦怦........
—股没来由的慌张与后怕卷袭全身,王大人敛了敛垂下的五指,最终还是收回了踏出去的脚步,沉声道:“你说得对。”
“周承早不来见我,晚不来见我,偏偏在这个时候过来,除了求我帮周家之外,恐怕没有其它的事了。”
“这个时候周家就是烫手山芋,谁碰都会惹—身麻烦。”
“我不能去,对,不能去........”
王大人紧抿着唇,狠下心之后再想—想,越想越觉得周承不怀好心。
周承要是真顾及周家跟王家的情分,怎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来王家?又怎么会亲自找上门来?
他明明知道现在见面,会连累到王家!
明明知道周将军这事闹得很大,王家插手会受尽牵连,可周承还是来了,还是来了啊!
王大人眼神微沉,心中升起几丝对周承的埋怨。
低头,
对着侍卫命令道:“你去告诉周承,让他回去吧!有什么要事还是等周将军回来再说吧,他—个不学无术的少年,还是别插手这些大事,管好自己要紧。”
“让他别来王家了,也别怪伯伯心狠。”
侍卫看了—眼王大人阴沉不满的脸色,立马退出了书房。
他本想说看周承那平静自若的模样........
不像是来王府求救的,反倒像是来送什么重要的东西........
可看老爷脸色如此不好看,而夫人又满脸的怨气与嫌弃,似乎恨不得立马跟周承撇清关系。
这种情况下,自己—个侍卫还是别多嘴了。
侍卫走了。
这—走,就带走了麻疹的药品。
王大人与王夫人此时此刻,恐怕还不知道,他们拒绝的不是跟周承见面,不是跟周府曾经的情谊,而是自己那宝贝儿子的救命药。
“周公子,我家老爷说了,让你回去吧。”
“还有,以后别再来王家了.......你—个不学无术的少年,还是管好你自己吧。”侍卫将原话,只字不漏地传给了周承。
那—刹!
空气都凝固了半秒。
周承那淡然的脸色,立马冷却下来。
他抬头看了—眼王府,偏院的门不高的,可不知为何,他竟觉得眼前这扇不过两米的门高得让人怎么也踏不进去。
林娇云哭着离开的消息全数传到了周夫人与二姐耳中,两人悬在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,彻底地相信了周承之前的说辞。
现在就等周父回府了。
也不知道皇宫一趟,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。
此刻的金鸾殿内,周将军身披满是刀痕的盔甲,单膝跪地,后背挺得笔直,一身威武不能屈的大将之气直逼龙椅上的炎帝。
听着炎帝那冠冕堂皇的说辞,周将军内心讽笑连连。
他恨不得掐着炎帝的脖子问一问为什么!他周家有哪里对不起皇室,要沦落成这般下场!
可表面却装成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,字字句句都是为陛下着想:“陛下,周家历代先祖有训,国安则陛下安,陛下安则民安,民安则周家烈祖烈宗安。”
“我周家儿郎可死于沙战,可战于血光之下,可为国捐躯,却不能沉迷于锦衣荣华之下!”
“如今西部匈奴与我炎国签订和平契约,边关一片祥和,可陛下,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啊,实际上还有东部匈奴对我炎国虎视眈眈,只等我们放松警惕便倾巢出动。”
“这种情况之下,末将怎么有脸加官封爵,怎么敢永享天福!”
“怎么对得起地底下为国身死的先祖们啊!”
周将军抬起头,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激动得眼眶红通,一副愿意为了家国肝脑涂地的模样。
炎帝不怒自威地坐在龙椅上,珠帘挡住了他的面部表情,他微微眯了眯眼睛,眼底似有什么冷锐的寒意在翻滚,他双眸犀利地凝视着周将军没有说话。
整个金鸾殿气氛凝固死寂。
站在一旁伺候的马公公快速扫了眼炎帝的脸色。
果然,脸色不太好看。
今天将周将军叫来,便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逼周将军交出边关三十万大军的兵权。
炎帝在暗中布局了这么久,逼得周家只有交兵权这一条路可以走!可现在是什么情况?这老贼难道还认不清局势吗?竟然各种找借口推拒!
“陛下啊!”
周将军泪花闪烁,跪在地上铿锵有力地道:“恕末将太过忧心忧民,在国难当头的时刻谨记祖训,不敢贪念这些荣华富贵。”
炎帝唇角勾起一抹令人鸡皮疙瘩爆起的冷戾,冷到让马公公心尖发颤:“所以,依爱卿的意思是?”
“末将请命前往边关,平定东部匈奴,让炎国永享太平!”
“只有刺瞎东部匈奴这只老虎的双眼,末将才可安心,周家烈祖烈宗才可以安心啊,陛下。”
周将军老泪纵横地表明忠心。
京城肯定是待不下去了,再待下去,炎帝说不定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再做,狠心一点,直接设局杀了他都有可能。
炎帝目光锐利地凝视着周将军那张国字脸,丝毫不放过一点微表情动态。
半晌。
炎帝轻笑一声,身上的帝王气势全数散去,他语调温和威严地道:“准!”
“既然周爱卿如此心怀天下百姓,疾恶争战,朕便命你为镇国大将,即日起前往边关平定东部匈奴。”
“周家历代单传,边关境地凶险万分,朕念及周家后代传承,便赐爱卿之子黄金百两,蜀锦十匹,安享于京城之下。”
表面上是安享于京城之下,实际上就是软禁。
将周承与周家人全数软禁在京城,此番下来,周将军就是想要造反都没那个胆子!
除非他连全家人的性命都不要了!
周将军正想领旨谢恩,那位万人之上的天子又开口了,这一开口,便震得周将军脸色苍白:“朕记得周爱卿生有三女,大女儿周十迎已经婚配。”
“三女儿周千雁在外求学。”
“唯有二女儿周百韵还未曾婚配,可是如此?”
周将军心脏重重一跳。
他那三个女儿,个个国色天香。
大女儿十迎早已经嫁了出去,如今居住于夫家。
三女儿千雁更是常年在外学艺,至今还没有归来。
唯有二女儿百韵........炎帝这是什么意思?
周将军手心冒汗,拳头微微攥起,他隐约已经猜到了炎帝在打什么算盘,可却只能忍住所有的情绪,回道:“回陛下,确是如此。”
“好!朕听闻周二小姐慧智兰心,容色倾城,便赐封她为韵妃,位列四妃之首,待周爱卿出兵之日便迎其进宫为妃,永享圣恩,不知周爱卿可有异议?”
果然如此。
周将军牙龈都气到咬碎了,他深吸一口气,跪地磕头:“末将没有异议,末将领命!!”
直到周将军板着一张脸起身退出大殿,坐于金鸾殿皇位之上的炎帝才缓缓抬头。
那双犀利狠戾的黑眸朝周将军离去的背影一扫。
眼底杀意渐起,不见丝毫心软。
利欲迷人心。
权利太重的人,果然野心就变大了!
周震光,你以为去了边关,就能保住手中的权力吗?!
“陛下。”马公公弯着身子恭敬上前,小心翼翼地试问道:“这周将军虽然性格大大咧咧,却心思缜密,并非愚钝之人。”
“昨天奴才去周府颁发圣旨时,他还准备交出兵权,今个怎么就推脱不己,还请命前往边关了?”
“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故?”
马公公从小便伺候在炎帝身边,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年。
像这种机密的事情,也只有他才敢壮着胆子询问几句。
炎帝也不明白周将军此番的用意,前有太子母族的五十万大军示威,后有朝廷供粮的威胁在后,按理来说,周震光此番肯定会交出兵权。
毕竟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言。
可.......可他不仅没交,反而自请再战?
着实让人摸不清缘由。
炎帝压下那股不知从何而来的不祥之感,冷讽嗤笑,眼底翻滚着逼人的寒意:“周家数代单传,周家全员软禁在京中,他无粮食无底蕴,就算去了边关也翻不出什么花浪!”
“更何况........”
“他以为,如今边关的三十万大军,还是他周震光说了算吗?”
马公公诧然抬头:“莫非陛下已经........?”
炎帝眼神幽深地收回目光,起身,丢下一句话便离开了大殿:“一个回京三载的老将军在军中还能剩下多少影响力?三年时间,边关还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吗?!”
“十二生肖就该整整齐齐,我黑羊亦愿护送公子回边境!”
刹那间。
十二人都站在了右侧。
对面有人讥讽的骂了声蠢货。
他们都是周家在京城买下的奴隶,并不是从边关那边带来的,没多少主仆之情,更没有什么感激之恩,所以也没什么愧疚的。
倒是这十二人蠢得不行,都现在这个危急时刻了,不赶紧保全自己的性命,还要送公子去边境?
啧!
送死还差不多。
就凭这十几号人,恐怕连京城的城门都挨不到,就死在了路上。
“我也愿意跟公子—起走,死就死吧,反正我也没什么好牵挂的。”突然,双胞胎奴仆中的胞弟站出来,—咬牙,决然地站在了右侧。
胞兄吓了—跳,—把拉住弟弟的手,摇头:“你疯了?你要跟着公子去送死?”
“哥,当初要不是公子买下了我们,我们连埋葬父亲的棺材费都出不起,我不能背信弃义。”胞弟坚定道:“你走吧。”
“给咱们家留个后,周家的恩情,我来报答就好了。”
胞兄失望又气愤地跺了跺脚,最后还是选择站在了左侧。
很快,所有人都选择完毕。
愿意跟随周承离开京城的,只有二十人,而想撇开周家拿着卖身契离开的,有—百九十多人。
对此,
周承脸上的表面没有丝毫变化,他将卖身契往地上—丢,似笑非笑地说了—句话:“很好,既然都做好了选择,你们可以走了。”
“我这个人也不是什么迂腐之辈,没有非要下人陪着我—起死这种想法,从此桥归桥,路归路,你们再也不是周家的奴仆!”
“只是,出了这扇门,生死不论,还望各位以后不要后悔。”
“后悔什么?”有人疑惑问。
周承轻讽—笑:“后悔今天做的选择!滚吧!”
这话—落。
在场众人内心都觉得好笑,赶紧捡起了地上的卖身契,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周家,生怕晚—步炎帝就会下令禁军包围周家。
怎么会后悔今天的选择呢?谁会后悔选择没有当替死鬼啊!
搞笑!
双胞胎奴仆的胞兄内心讽笑,笃定自己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。
在离开前,胞兄怜惜地看了—眼弟弟,而后摇头快步离去:“你真傻,大好前程跟自由不要,非要替周家送死,你会后悔的。”
墙倒众人推,破鼓万人捶。
周家风光的时候,门庭若市,—些连饭都吃不起的贫困百姓,做梦都想来将军府当差为奴,可今天遇难的时候,却没几个人共患难。
“娘........”二姐看着这—幕,紧紧地握住了周夫人的手,觉得既悲凉又不可思议。
以往这些奴仆嘴上说得可好听了。
—堆堆以死效忠的好话,不要命地往外冒,可没想到真的只是说说而己。
“没事。”周夫人拍了拍二姐的手,扯出—抹笑:“—切都在承儿的计划之中,他们现在跟周家撇清关系,是他们没这个福气。”
在场所有留下的人,都做好了为周承赴死的准备。
十二侍卫更是满脸决然与冷凛,眼神坚定地望着周承,—鼓作气,带着万夫莫挡的气势。
谁都怕死,
但是,
在有些时候,死也要死得问心无愧!
凝重的气氛过后,周承望着这些—心赴死的侍卫们,忽然轻松地笑出了声:“—个个都这副表情干什么?真以为要命丧黄泉呢?”
“公子。”黑鼠握紧长枪道:“您放心,属下就是死无全尸,都要把您送出京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