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看书
乔锦娘方及笄父母双亡。
为了继承酒楼不得不“招赘”一夫婿。
谁知那长得和谪仙似的夫君是个白眼狼,抢走了她的孩儿,留下一纸休书。
乔锦娘成了临安城里的笑话,眼看着叔伯要将爹娘心血抢夺,知府儿子要纳她为妾。
长安城之中却来了一辆侯府的马车,穿着锦袍的嬷嬷走到她跟前喊大小姐。
乔锦娘方知自己是安远侯府的嫡出大小姐,当年侯夫人生她的时候路遇劫匪,因着身边小妾妒忌,换了她和厨娘的女儿。
被休生过孩子的商户厨...
《被休后我成了侯府真千金》精彩片段
江南三月,烟雨朦胧,临安城靠河边的一处小酒楼外,屋檐下落雨成滴。
下了约莫着半个月的春雨,酒楼跟前的柳树抽了嫩芽,屋内八仙桌旁,一个约莫着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手中紧紧握着一张纸。
上边休书两个字,显而易见。
乔锦娘一双眸子里全无往日里的灵巧,只剩下满满恨意,她不住地咬牙切齿,“他怎敢,怎敢!”
一旁的侍女煽风点火:“姑娘,姑爷他也太不是人了,当初若不是你从河里将他救起,他已经没了性命,先前他忘了前程往事也是您将他收留的让他入赘到乔家,如今记起前程来,就要将您给休弃了,这种负心人就该剁碎了做人肉包子吃!”
“糯米姑奶奶,这话可别乱说,到时候让别人听到了,还以为我们百味楼是黑店呢!姑爷做事的确不道德,连小少爷都带走了。”
乔锦娘暗咬着下唇,三年前,父母双双病危弥留之际,叔父伯父想要抢占爹娘的百味楼。
乔家二老就她一个闺女,那时候也恰巧在河里救出来一个长得和谪仙似的少年,身上穿戴无一不精,他忘却前程,乔家二老便骗他是家中的童养婿。
逼着他和乔锦娘成亲,绝了伯父叔父的念想。
二老在锦娘成亲后,便就撒手人寰,乔锦娘为父母守孝时察觉有孕,生下一儿,也算是夫妻恩爱。
年后,她夫婿忆起前程,告诉乔锦娘,他本是长安城世家子弟,若要娶乔锦娘为正妻,需做一番筹谋。
她夫婿便带着孩子先行回了长安,等了两个月,从元宵到清明,谁知,等来的不是长安城的十里红妆下聘,而是一封休书。
休书写在外边,来报信的差史扬在手上,怕是用不了多久,就会传遍临安城。
而她百味楼的小掌柜,也注定会成为临安城之中的笑话!
“乔锦娘!滚出来!”
“如今你家那负心郎已经带着孩子走了,只给你一纸休书,你一个女子注定无后,别又白白地损了我们乔家的基业,还是赶紧将百味楼交给我们!”
乔锦娘听到外边的声音,酒楼门口到河边站满了乔家的叔伯与他们叫来的人。
雨声绵绵,都遮盖不住他们嘈杂的声音。
“凭什么,当年我父亲困苦无依之时被你赶出乔家,幸而他命好跟了位好师傅去长安城之中伺候了安远侯一家,娶了我娘挣了些许银两回祖籍开酒楼,百味楼是我爹娘半生心血,与你们乔家基业有和干系?”
乔锦娘撑着一把伞,走出了酒楼门口。
父亲弥留之际说过,这百味楼宁可卖了也绝不留给族人。
当初父亲十岁就背井离乡吃了多少苦头,好在遇到了长安城之中的世家安远侯府,方能过上好日子。
“呵!再怎么说,你爹也姓乔,谁让你是一个绝户呢,连招赘进来的小郎君都带着你儿子跑了,识相点的赶紧将铺子交出来!”
“是啊,我们都是你叔伯姑母,你可不要不敬长辈,今天这百味楼说什么都不会再让你一个绝户女攥在手心里了!”
数十个人,一口一言,理直气壮。
乔锦娘握紧着手,恨极了他就算要走,何必要将休书闹得人人皆知。
她望向身后的酒楼:“今日你们要这酒楼,除非是从我的尸首上踏过去!”
雨丝绵绵,乔锦娘眸光之中满是决绝。
乔家叔伯道:“这本就是乔家的基业,你身为女子怎配继承。”
“且乔家也留不下被休弃的女子。
看在你是同族份上,族长已经将你许配给知府家的公子为十八房小妾!”
侍女糯米气愤道:“知府家的儿子谁不知道他脑满肠肥。
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年轻的良家姑娘!
你们竟然让姑娘嫁给这种人为妾!”
乔家二伯母穿着一身粗布衣服,露着黄牙道:
“那可是知府公子,乔锦娘一个二嫁女可以嫁给知府公子为妾,是她的福气。”
“就是,凭她被人休了,还能嫁到官宦人家,这是多好的福气!”
“知府公子家的花轿来了。”
乔锦娘见到了桥上,一个肥胖却眼睛浑浊的男人而来。
这人正是临安知府的公子哥儿。
临安知府是一个好官,无奈儿子太纨绔。
平日里就爱美人儿,也不知道多少姑娘被他糟蹋。
“今儿个一定要把乔锦娘送上花轿!知府公子可是给了一大笔聘金的呐!”
乔家伯母姑姑婶娘一哄而上,拿着绳子要上前去捆着乔锦娘。
小雨淅淅沥沥,酒楼之中的小二婢女厨子出来拦着乔家众人。
无奈还是乔家人多。
乔锦娘头一次感受到了如此的绝望,她拿出火折子来。
“别过来,若是谁过来,我今日就烧了这百味楼,大家同归于尽!”
可无奈,就像是老天都不帮她,原来的小雨变成了大雨倾盆。
乔家叔伯有恃无恐道:“这么大的雨,怕是这火也烧不起来!”
乔锦娘手中的火折子落地,整个人被乔家伯母婶娘控制住的时候,听到外边传来马蹄声。
蹬蹬,蹬蹬!
乔锦娘听着马蹄声,想着是不是她的夫君回来了?
可是停下来的是一辆马车,出来的是一个老嬷嬷。
老嬷嬷见到乔锦娘的第一眼,就热泪盈眶道:“姑娘,姑娘,老奴对不住您啊,让您在临安城之中受了这么多的苦呐!”
安远侯府的老嬷嬷,仅一眼就确定了乔锦娘的身份。
她和安远侯夫人年轻时候一模一样,甚至于容貌更甚侯夫人之前。
“你们这些粗婆子,这么对我家姑娘做什么?”
老嬷嬷见到一旁有些山村野妇,一看她们便是不安好心的,“这乃是安远侯府的嫡长女,岂是你们可以随意侮辱的!”
乔锦娘听到老嬷嬷的话后,有些不理解。
可是见到老嬷嬷带来的那些侍卫都带着刀。
三下五除二地就将乔家那帮子恶心之辈赶跑了。
即便老嬷嬷是来行骗的,乔锦娘也将她当做恩人。
将嬷嬷和侍卫们请进酒楼内,乔锦娘替嬷嬷斟了茶,“今日多谢嬷嬷解围,不过嬷嬷方才所说的安远侯府是否是有误会?”
“家母曾是安远侯府之中的家生子,家父也在安远侯府做过厨子,不过十八年前就回到了临安城开了这家酒楼。”
老嬷嬷用着锦帕拭去了眼中的泪水,“是了是了,姑娘,当年侯夫人随着侯爷返乡路遇流匪。
不得不躲藏,在路上生下了您。
适逢厨娘生育,遭了小人算计竟然互换了厨娘和夫人的女儿。”
“如今那小人临终之前说出来此事。
夫人才知您才是她的亲生女儿,特命老奴来带您回侯府!”
乔锦娘怔愣住了,她从来没有想到,这话本子里的事会发生在自个儿身上!
乔锦娘便是吃惊,在嬷嬷的恳切言语下,也觉得嬷嬷此话应当不是作假……
她真的是安远侯府的嫡长女?
这怎么可能呢!
对临安城的百姓而言,知府已经是大官,何况是侯府!
娘亲在时,说过侯府的规矩,说过侯府的富贵,对于乔锦娘而言那是另一番天地。
“姑娘,侯爷侯夫人都着急着见您,请您尽快随老奴去长安吧。”
长安?
乔锦娘道:“好,不过清明临近,他们虽不是我亲爹娘。
却是以为我是亲女儿的。
他们待我如珠似宝,我想再上一炷香再走。”
嬷嬷道:“应该的,我记得十八年前还吃过乔厨子的手艺,他的手艺可是堪比御厨的。”
乔锦娘翌日撑着伞去了坟上,“爹娘,对不住,女儿要去长安了。
团哥儿被那个负心汉带到了长安。
若是有安远侯府相助想必能早日找到团哥儿。
百味楼也需要暂时歇业一段时日。
女儿不在临安,怕手底下的人收到乔家族中的苛待,想着将他们一起带到长安。
爹娘放心,女儿会在长安开一家百味楼的。
听嬷嬷说,那位与我错换的姐姐,如今嫁给了国公府世子,也算是姻缘圆满。
我去了长安,也会替你们好好照顾姐姐的。
求爹娘保佑团哥儿平平安安,保佑女儿早日找到团哥儿。”
乔锦娘跪在蒲团上,磕了三个响头就走了。
百味楼歇业关门,谁都不知道乔锦娘去了何处。
乔家众人不相信乔锦娘会是安远侯府的女儿,也并没有将那嬷嬷的话放在心上。
只乱传乔锦娘被休后跟别的男人跑了。
几个穿着锦衣的黑衣侍卫到了百味楼跟前,见到的是紧闭的大门。
问了一圈,都不知百味楼之中的人去向。
“头儿,人不在了,该如何向主子汇报?”
“如实汇报,走,回长安!”
主子好不容易求来了一个良娣的名分,看来是这位百味楼小掌柜福薄。
……
乔锦娘走了水路,到长安已经是半月之后的事情了。
一路上,她领略了不少风景,却是无暇也无闲心去看。
脑海之中想着皆是她的团哥儿,她已经三个月没有见团哥儿了,也不知他如今胖瘦如何,说话可流利了些。
离开她时,团哥儿说的话还不太能听懂。
叫的最清楚的就是娘和菜菜。
“姑娘,明日就要到码头了,侯府已经给您送来了四个丫鬟。
这两位是夫人身边长大的丫鬟,还有两个是府中新买的。”
乔锦娘听娘说过,侯府之中的姑娘一个人便有四个大丫鬟,八个二等丫鬟,一个管事嬷嬷。
“嬷嬷,糯米从小就是服侍我的,我已经习惯了,我打算让她跟着我进侯府。”
安嬷嬷道:“应该的,就让糯米姑娘和她们一起伺候您吧。”
乔锦娘给这四位丫鬟都取了名字,分别是红菱,樱桃,绿荷,玉燕。
红菱和绿荷是侯夫人身边的丫鬟颇为稳重。
樱桃和玉燕年纪不大,才十三岁,不过长相有福气。
这半个月以来,乔锦娘从安嬷嬷口中也知道了侯府之中如今的主子……
侯府共有三房。
大房也就是乔锦娘的父亲安远侯,有一妻二妾。
其中一个妾侍过年时暴毙,也就是当初互换她身份的妾侍。
侯爷膝下有三女二子。
嫡长女乔若云,便是与乔锦娘互换身份之人,如今是国公府的儿媳妇。
嫡次女乔若水,今年刚好及笄,还在说婆家。
庶女乔若依,十四岁,却是名满长安的才女。
二子皆是嫡子,长子十六岁,次子如今才六岁,算起来比团哥儿大不了多少。
另二房是老夫人嫡出有四女无子。
三房是庶出三子无女。
候府如今统共便是这些主子。
安嬷嬷道:“姑娘放心,侯夫人在侯府之中当家十八年,您进了侯府就是真正的嫡小姐,无人敢苛待您的。”
乔锦娘并不怕苛待,她只是烦忧的是,如何和侯爷侯夫人开口找团哥儿。
翌日,乔锦娘乘坐马车到了长安城的正街上。
她本就觉得临安是鱼米之乡十分繁华,却不想长安更热闹。
当今陛下励精图治,如今的长安是一派盛世景象。
乔锦娘放下了帘子,原来长安是这样的热闹。
马车又走了两刻钟的功夫,到了一处气宇轩昂的院落前。
这院落占地之广令人惊诧,院门之宽是乔锦娘在梦中都不敢想的。
马车从偏门进了侯府,乔锦娘下了马车后便见到弯来绕去的回廊。
随着安嬷嬷去了一处宁馨苑,踏过月亮门便见到坐在大厅高位上的夫人。
夫人穿着一身丝绸齐胸襦裙,高高的发髻尽现她的雍容,一如两旁道上盛开的牡丹,走近些乔锦娘看清了她的容貌。
才知道安嬷嬷为何如此肯定她的身份。
只因这位夫人,和自己长得有七八份相似。
安远侯夫人激动地站起来,三步并作两步走,若不是维持着世家夫人的仪态怕是要跑了。
她走到乔锦娘跟前,双眸含泪,“孩子,我的孩子,娘亲对不住你,让你受了十八年的委屈。”
许是血缘,许是想到了自己的孩子。
乔锦娘也不由地抱紧了面前的贵妇,她的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味,十分地好闻,“母亲。”
听到乔锦娘喊母亲,安远侯夫人的泪水越发地多了:
“孩子,日后娘亲一定会好好地补偿你的,绝对不会让你再受苦了。”
乔锦娘跪在地上道:“母亲,平心而论,这十八年来爹娘待我不薄,我在江南也是吃穿不愁,锦衣玉食。
爹娘也叫我读书写字,我并没有过上苦日子。
只是三年前爹娘皆离开了人世间,我受乔家族人欺辱不得不招赘了一个男人。
谁知那男人是个负心汉,抢了我的孩儿到了长安,求母亲帮我找回我的孩儿,他才两岁……”
侯夫人听到乔锦娘的话,震惊地差点要晕厥过去,“我可怜的孩儿,你这还没有吃苦呢!没想到你已经有了孩儿。”
安嬷嬷劝着侯夫人道:“夫人,姑娘如今也已经十八了,有孩儿也是……”
侯夫人握紧着乔锦娘的手道:“孩子,你先好好在侯府安顿下来。
你在江南成亲生子的事情先别与旁人说。
你那团哥儿,我会让侯爷在暗地里找寻的。”
乔锦娘以前听娘说,侯门大户最注重名声。
她也乖巧地应道:“好,只是还有一事要求母亲。
我爹娘在江南开着一家百味楼,里边有些伙计随我一起进长安。
这些年百味楼也有些盈余,女儿想要在长安开家酒楼,也能够安顿下这些伙计。”
乔锦娘抬眸望着侯夫人,深怕她不会答应。
侯门规矩多,未必会允许她抛头露面做生意。
侯夫人却是道:“好的,好的,若是缺银两尽管向娘要。”
乔锦娘点点头,“开家铺子的银两还是有的。”
乔家族人对百味楼这般虎视眈眈,实在是因为百味楼的生意极好,这些年乔锦娘手中有不少银两,也在临安买了不少铺子租出去。
算起来,她是不缺钱财的。
侯夫人亲自带着乔锦娘去了给她准备的院落,就在宁馨苑的一旁,名字还未曾取。
“锦娘,这园子里的名字随你取。”
乔锦娘想了想道:“便叫锦园吧。”
侯夫人笑笑道:“我儿这个名字取得好。”
乔锦娘进了闺房,瞧着里面的摆设,无一不是珍贵的,“多谢母亲。”
侯夫人眼中含泪道:“这些也弥补不了什么,你喜欢便好,若有什么不够的,尽管和安嬷嬷说,千万别憋着。”
乔锦娘应是。
转眼便是到了午膳时间,乔锦娘随着侯夫人去了宁馨苑。
到的时候,乔锦娘见到了一个梳着夫人发髻穿着华贵的女子,一见到这女子,乔锦娘有些恍惚,鼻尖一酸,行礼道:“世子夫人”
这女子和逝去的娘亲长得一模一样,她一眼便认出来了。
“不敢当,不敢当,是我对不住你,我占据了你的荣华富贵。”乔若云连连扶起了乔锦娘。
乔若云红着眼眶道:“自我知晓你我身份互换之事以来,我无时无刻不再忏悔,我对不住你……”
乔锦娘被乔若云给吓到了,“夫人莫出此言,互换你我身份之时,你尚且也是婴儿,怎会是你对不住我呢?”
“还有,我这几年在江南过得也挺不错的,你切莫多心。”
侯夫人拍了拍乔若云的肩膀,“你这孩子从小就爱多想,此事与你无关,你在我身边长到十六岁,也是我的女儿,锦娘吃苦与你无干,锦娘不会怨你,我也不会怨你,你切不要多想坏了身子。”
乔若云见乔锦娘和侯夫人劝导,才用手帕擦了擦眼泪,“妹妹,我爹娘……”
乔锦娘抿唇道,“他们三年前因病重而亡……”
乔若云又落了泪,“妹妹,你吃苦了。”
侯夫人也擦了眼泪道:“好了,都别哭哭啼啼了,今日是个好日子,叫厨房多烧几个菜,为锦娘接风。”
用午膳时,乔锦娘未见到还有两个妹妹,便问着侯夫人道:“母亲,妹妹们呢?”
侯夫人道:“今日是太子弱冠,你妹妹们都去东宫贺寿去了,原本我与若云也要去的,不想你多等便就称病不去。”
乔锦娘之后便俯首用膳,一言不发。
国公府用膳规矩众多,丫鬟服侍得宜,乔锦娘便是有些不足之处也无人敢笑话。
直到饭后侯夫人才开口对着乔若云道:
“你这孩子就是心实,何必要对国公府说出实情来,你那两个妯娌不是好相与的。
如今你不是侯府小姐之事闹的全长安皆知,还是得早日有孕才好呐。”
乔若云低头应是。
侯夫人又对着乔锦娘道:“锦娘,你舟车劳顿必定也累了,先去睡一会儿,你父亲祖母妹妹怕是要到夜里才能回来,明日再拜见即可。”
乔锦娘福身道:“母亲,女儿想先去长安城找找铺子,让百味楼早日开业。”
侯夫人对乔锦娘本就愧疚,对她的要求就没有不从的,“我让管家与你同去,这长安不比江南,买铺子要看后台,你若是有挑好的,就报上安远侯府。”
“多谢母亲。”
长安正街,热闹无比,正是春日好光景,暖风微煦,两旁的商户小贩热闹得紧。
红菱扶着乔锦娘出了马车道:“长安分为五街十二坊,正街连着皇城,两边皆是达官显贵,是以正街坊间热闹无比,旁边的护城河边上也是商户林立,酒楼茶馆数不胜数。”
“小姐若是想要开酒楼,在此处是最适合不过了。”
乔锦娘一样便瞧中了一处桥边的两层楼的酒楼,“这位置极好,按理如今也不过午时,怎么生意都没有?”
与其他几处的热闹相比,这里显得确实是冷清了一些。
红菱命小厮去打探,不久,小厮便过来回禀道:“回大小姐,这家知味阁本是长安的老牌酒楼,先帝年间就开起来了,到如今也有四五十年了。
可惜,知味阁的老掌柜膝下无子,只有三女,就给小女儿招赘进来。
谁知那女婿学了老掌柜的一身好手艺,被宫中御厨之女所赏识,与御厨之女勾搭成亲,休了发妻。
在知味阁不远处开了一家迎宾楼,还挖走了知味阁之中的不少厨子。”
“知味阁这生意一日比一日惨淡。”
“世间女子都难。”乔锦娘道:“去看看吧!”
听到这里,乔锦娘就想起了那个休妻夺子的狗东西!
她与知味阁的掌柜也算是同病相怜了。
……
太子及冠乃是东宫大喜,满朝文武,勋爵贵族世家都前来祝贺。
时下男子及冠之龄是二十岁,但皇室之中如若得皇帝喜爱,加冠之龄可提前。
太子十七那年,陛下本就要给太子行冠礼,太子却是离奇失踪,三年来,国之无储君。
陛下膝下有七位皇子,太子是最小的,却也是最受宠爱的。
这几年来,换储之声高起,陛下为此不知责罚了多少老臣。
而太子于二十前回来,陛下自然高兴,下旨要大办加冠礼,是以热闹非凡。
棠朝对男女大防不像前朝那般严苛,乔若水与小姐妹一道在众贵女间朝着厅中间的男子望去,“太子殿下越发得俊朗了。”
“天之骄子,自然长相不同于凡人,姐姐身为闺阁女子如此评价太子样貌,怕是不妥。”
一个穿着粉色襦裙的妙龄女子对着乔若水行了一礼。
乔若水轻哼一声,这位庶妹是她最厌恶的。
陛下对太子的喜爱,连加冠礼也是与皇后亲自前来东宫,就在加冠的那一刻,太子的鼻尖一痒,忍不住得打了一个喷嚏。
如此不雅,可偏偏太子矜贵容貌初尘,乔若水瞧着太子就是连打喷嚏都是如此与众不同。
……
“狗男人,天下的男人都没有什么好东西。”
知味阁之中,一约莫着二十出头的女子与乔锦娘一起骂着负心汉。
乔锦娘说道:“姐姐说的是,这天下的负心汉迟早会得到报应的!姐姐,我想买下这知味阁。”
林氏听到乔锦娘的话,便道:“知味阁如今生意惨淡,可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,若是……”
乔锦娘心中明白,若是有人让她卖掉百味楼她也决计是不肯的,“姐姐,知味阁如今的生意惨淡如此,若是强撑着下去,也是枉然,不如就卖掉了铺子另做打算的好。”
林氏叹气道:“一是祖上的原因,二来便是那负心汉倚靠的是承恩伯府的势力,承恩伯府乃是太后的娘家,那御厨颇得太后赏识,便将他的大女儿赐给了伯府世子为妾……”
“这附近那些背后没有势力的酒楼,都不是那负心汉的对手。”
乔锦娘道:“林姐姐放心,我并不怕承恩伯府。”